在上世纪50年代初,《毛泽东选集》首次出版后,不仅在中国国内掀起了广泛的讨论,也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,许多国家都对其出版表达了浓厚的兴趣,并纷纷提出出版要求。然而,在这一出版过程中,也出现了一些细节上的矛盾。例如,英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波立特专门给毛主席写信,提出能否在出版英文版时删掉《战争和战略问题》一文的前两段配资炒股配资优秀,理由是这些内容并不符合当时英国的实际情况。
但毛主席并未同意这一请求,他在回复中明确表示:“该文件中所讲的原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,不会因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做任何修正。”他坚持认为,这篇文章中阐述的革命原则,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,都是普遍适用的。根据毛主席的看法,即使某些内容在某些国家的具体条件下可能不完全适用,也不能随意修改或删减,尤其是对于那些体现革命理论和斗争原则的核心部分。
那么,波立特要求删改的这两段内容,到底包含了哪些观点呢?我们可以一探究竟。
在《战争和战略问题》一文的开头,毛主席提到:“战争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,是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。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普遍适用,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,都是如此。”他明确指出,革命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现有政权,这一理论不受地域和国家的限制,适用于全球范围的无产阶级革命。
展开剩余64%然而,毛主席进一步强调,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背景下,无产阶级政党执行这一原则的具体方式是不同的。在没有法西斯统治、没有战争的资本主义国家,政党的任务是通过合法斗争争取工人阶级的支持,准备最终推翻资本主义体制。在这些国家中,革命的形式应当是非暴力的,主要通过议会斗争、政治罢工和工会活动来进行。而只有当资本主义体系到了无法自我修复的地步,且无产阶级准备好武装斗争时,革命的武装起义才会发生。
波立特提出删改的原因,正是基于英国的特殊情况。英国并没有像中国那样遭受过长期的殖民压迫或半封建化的历史,因此英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情感并不像中国那么强烈。再者,二战后的英国仍然在美国的影响和帮助下恢复,因此,过于强调“武装夺取政权”的思想,可能引发美国的强烈反应和制裁,甚至对英国共产党产生不利影响。
虽然波立特的顾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现实性,但毛主席并没有同意删改文章内容。他认为,《毛泽东选集》中的文章不仅仅是理论的总结,更是中国革命血与火的亲身经历,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智慧。毛主席曾经在1964年提到:“《毛选》里的这些东西,是群众教给我们的,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。”他强调,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过程,也是无数英勇斗争的结果。因此,任何形式的删减,都是对中国人民历史和革命经验的否定。
毛主席曾在多个场合提到,自己的著作并非单纯的理论构思,而是与革命实际紧密相连的产物。他回忆道:“革命经历过无数的挫折和失败,正是这些失败教会了我们如何总结经验,如何在实践中前行。”比如《战争和战略问题》一文,最初写作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时期,当时部分同志对中央提出的“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”政策产生了疑虑。毛主席通过这篇文章,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抗日战略,统一了全党思想,对中国革命具有深远的影响。
从这个角度看,毛主席不仅是在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则,也是在捍卫革命历史和人民的牺牲精神。他始终坚持“马列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”的原则,强调革命的道路必须与各国的具体情况相适应,但绝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,也不能对革命理论做随意的删改。
总之,毛主席的坚持不仅表明了他对革命理论的坚定信念,也反映了他对中国人民奋斗历程的深刻尊重。在他看来,每一篇文章都是人民革命斗争的产物,任何试图修改或删减的行为,都是对历史和革命精神的背离。这一态度,既体现了毛主席的原则性,也展示了他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灵活把握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正规股票配资网_正规配资网_配资正规行情网观点